随着人们对更强性能、更小尺寸和更低功耗的持续追求,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。先进封装技术正处于这场变革的核心,它推动着人工智能(AI)、高性能计算(HPC)和5G等应用领域的持续创新。
什么是先进封装?
先进封装是指通过集成多个芯片至同一个封装内来提升性能的技术。工程师通过巧妙设计,把处理器、内存及专用功能芯片等紧密结合在一起,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互联、更低的能耗以及更优的系统整体效率。

在当前半导体节点不断缩小的背景下,先进封装也成为应对尺寸缩小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的关键。例如,在纳米级别的晶体管中,传统设计难以保证信号完整性和散热效率,而先进封装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。
这一技术还支持像三维集成电路(3D IC)和高带宽内存(HBM)等新兴架构,这些架构对空间和性能有更高的要求,传统封装方式难以胜任。
先进封装的主要发展趋势
1. 异构集成
异构集成正在重新定义芯片设计的可能性。它允许将不同类型的组件——如 CPU、GPU、内存和 I/O 芯片——整合进一个封装中。这样不仅能实现性能和功能的双重提升,还能有效降低功耗。这种高度整合的方式,让多种芯片能够在紧凑的环境中协同运行,从根本上解决了如延迟降低、数据传输效率提升等复杂设计难题。当前,2.5D 集成(将芯片并排放置于中介层上)和 3D 堆叠(将芯片垂直堆叠)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关键技术。
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芯片间的互联密度,还增强了信号完整性,是实现高计算性能和高能效应用的关键。

2. 三维芯片与 Chiplet 架构
三维集成电路(3D IC)和基于小芯片(chiplet)的架构,正引领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。通过垂直堆叠芯片或组合多个小型、模块化的芯粒,制造商不仅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,还能大幅提升系统整体性能。
Chiplet 架构的优势在于其高度模块化,开发者可以重复使用成熟的功能模块,并灵活组合,打造适用于特定应用的定制方案。这不仅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,还加快了产品上市进程。

此外,3D 堆叠使芯片间的距离更短,数据传输路径更紧凑,从而提升了运行速度与能效。这类架构对于应对 AI、高性能计算等数据密集型应用的严苛需求具有重要意义。

3. 高带宽内存(HBM)
先进封装技术是高带宽内存(HBM)得以成功应用的关键,它为 AI 训练和高性能计算(HPC)等领域提供了卓越的数据传输能力。HBM 的核心设计在于将多个内存芯片垂直堆叠,并通过高速互联通道与处理器连接。晶圆级封装(WLP)等技术确保了芯片间的精准对齐和牢固连接,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必要保障。

这种高度精密的封装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内存带宽,还有效降低了功耗,使 HBM 成为高性能系统的首选。同时,先进封装还在结构稳固性和散热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进一步增强了 HBM 模块在复杂应用环境中的可靠性与性能表现。
4. 散热管理的创新
随着芯片性能不断提升,热量管理也变得尤为关键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成为首要任务。为应对这一挑战,先进封装技术引入了嵌入式散热方案和优化的热界面设计,有效缓解因过热导致的性能下降,保障高性能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。
例如,在封装内部集成微流体冷却通道,或采用高效的热界面材料(TIMs),都能帮助工程师更高效地排热。这类散热技术对于那些在严苛环境中运行的设备——如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系统——尤为重要,是确保其持续高效运作的关键保障。

5. 自动化高产能制造
随着先进封装逐渐成为主流,制造流程也必须随之升级,以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。为了在扩大产能的同时确保高良率与产品质量,自动化的晶圆级测试和高精度探针技术显得尤为关键。借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流程控制,生产效率与精准度大幅提升,使大规模制造(HVM)变得更高效可靠。这些技术创新不仅确保了产品一致性,还显著降低了资源浪费,尤为适用于封装工艺日益复杂的背景。通过优化和简化制造流程,企业能够稳步应对先进半导体设备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。
FormFactor 在先进封装中的角色
FormFactor 始终站在先进封装技术的前沿,依托创新的测试与测量方案,为行业提供有力支持。我们的探针卡产品专为先进制程节点、异构集成以及 3D 架构的大规模测试而设计,兼具高精度与高可扩展性,助力工程师应对先进封装带来的各种挑战,确保系统在性能与可靠性上的最优表现。
随着先进封装技术的持续演进,它将在未来半导体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。从 AI 和 5G 到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,这些不断突破集成度、性能和效率极限的技术,正逐步重塑人们对芯片能力的想象空间。